慶國慶、迎中秋,9月25日,由四川省收藏家協會組織,成都長城集團協辦的四川省收藏家協會迎國慶暨活動中心啟動儀式新聞發布會在蓉舉...[詳細]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文章強調,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我們的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
慶國慶、迎中秋,9月25日,由四川省收藏家協會組織,成都長城集團協辦的四川省收藏家協會迎國慶暨活動中心啟動儀式新聞發布會在蓉舉行。 這是中國收藏家協會倡導的,協會與企業合作的...
8月25日下午,非遺在社區啟動儀式在青羊區蘇坡街道辦事處清源社區隆重舉行。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李天昊出席啟動儀式,市文廣旅局非遺處,市非遺中心,錦江、青羊、金牛、武侯、...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記者周瑋)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屆時,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拼多多、美團、快手、東家等網絡平臺將聯合舉辦非遺購物節。 據了解,此次非遺購物節得到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商務部流通發展司、電子商務司,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的支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后,非遺相關單位、企業和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將在各網絡平臺開...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珍貴記憶,承載著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隨著文化自信理念的深入人心,以非遺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正在煥發出新的生機,展示著中華...
11月13日,國家文物局已將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其是首尊回歸圓明園的獸首。南方日報記者15日從國家文物局獲悉,經初步研究分析,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的制作工藝值得深入研究發掘,為我國燦爛的傳統失蠟鑄造工藝復原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同時,研究人員在馬首內壁發現了可能是水垢的白色殘留物,推測和其作為噴泉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關。 根據國家...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 1974年3月,陜西省臨潼縣西楊村農民在抗旱打井時,不斷挖出陶質碎片和陶質的人的肢體以及馬匹軀體。后經考古工作者的發掘,揭開了埋藏于地下2200多年的秦俑寶藏。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按其發現順序,依次定名為1號坑、2號坑和3號坑。從三個俑坑中已發掘出類似真人、真馬的陶俑、陶馬共8000余件,木質戰車百余乘,青銅兵器數萬件。氣勢磅礴的軍陣,...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記者施雨岑)記者從國家文物局1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將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公眾熟悉的《伯遠帖》、《中秋帖》、圓明園獸首、秦公晉侯青銅器等回歸文物將悉數亮相。 這是我國首次對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成就進行全景式展覽,從展覽的規模、文物價值、呈現內容等...
新華網北京4月12日電(王瑩)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近日,國家文物局對外通報文物法人違法案件專項整治行動(2016-2018年)情況。三年來,全國共查處文物法人違法案件673起,實施行政處罰349起,責令改正408起,行政追責314人次,刑事追責74人次。國家文物局直接督察督辦313起,約談地方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負責人20余次。一批文物違法案件被嚴肅查處,文物法人違法行為高...
圖為繪有法國前總統喬治讓蓬皮杜的廣靈內畫鼻煙壺。張建宏提供攝 中新網太原3月25日電(李庭耀)當地時間3月24日,光影流年中法友好故事會在巴黎舉行。平遙推光漆器、廣靈內畫、大同結藝、...